石景宜艺术馆迎来建馆20周年,112幅高雅书画作品亮相

来源: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发布时间:2018-03-28

  3月28日,季华园内一片春意盎然,坐落在园内的“90后”艺术馆迎来建馆20周年。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建馆20周年暨“艺雅景宜”—海峡两岸港澳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300余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艺术名家和佛山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艺术名家和佛山各界人士齐聚石景宜艺术馆。

  众多艺术泰斗追忆“芳华”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以下简称“石景宜艺术馆”)是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直属的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1998年3月28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在过去的20年岁月里,石景宜艺术馆先后举办艺术展览、研讨、讲座等活动900多场,接待超过130万人。

  石景宜艺术馆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前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景宜(1916-2007年)共同倡议建立。自开馆之日便在此工作的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王志敏说,讲到石景宜,在国内外不少书画家心目中,总有着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当时大多数书画家缺乏公开刊登自己作品的渠道,是石景宜站了出来,为大家刊印出《中国当代书画选》《华厦千家书画集》等好几部大型画集。这一善举,就足够让大家对他心怀敬意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画集通过石景宜之手,直接流入了当时的港、澳、台地区,这是自解放以后大陆书画作品首次以图册的形式成规模进入这些地区,这些举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道坚实的桥梁,也使当时大陆许多书画家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而这些书画家当中,有不少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代书画艺术界的中坚力量,甚至享誉艺坛。“今天来到现场的百多名艺术家中,好大部分就是当年作品曾亮相那些《作品集》中的作者,时过四十年,大多已经白发苍苍,已入耄耋之年。”王志敏感叹,他们以老迈之躯,坚持远道参加这个活动,实属难得。

  一群已入耄耋之年的老者,值此艺术馆建馆20周年之际,共同追忆“芳华”。

  父子两代,肩负“文化书使”重任

  石景宜1916年出生于南海西樵,他一生“醉于书,乐于赠”,是一位值得家乡人民骄傲的“文化书使”。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他先后向大陆数百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无偿赠送图书300万册以上,向台湾赠送图书11万册以上,受益单位遍及全国各地。

  王志敏介绍,石景宜爱好收藏书画作品,上世纪90年代,大陆的艺术品市场开始蓬勃,书画作品价格不断破历史纪录,石景宜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1996年,石景宜把费了二十多年心血收藏的六千多幅书画作品,连同书画艺术类图书五万余册捐赠予佛山市人民政府。“我知道,这些作品一部分是当年为书画家出书而获得的赠与,更有一部分是他收藏之初用真金白银从艺术市场上购得的。”

  同年,佛山市人民政府为赞扬石景宜及其家人对家乡文化的无私贡献,斥资三千万元,在当时“城市会客厅”——季华园内兴建石景宜艺术馆。

  石景宜逝世后,其子石汉基承继父亲“沟通两岸文化交流,致力建立书香社会”的志向,秉承父亲的“书使精神”,继续无偿给大陆各地图书馆赠送港台或国外出版的各类书籍。现任石景宜艺术馆永远馆长的石汉基表示,他希望石景宜艺术馆能越办越好,继续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石景宜艺术馆现任永远馆长石汉基在开幕式上致辞

  新期待:让市民享受更高层次的艺术文化熏陶

  近年来,佛山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迅速,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建设并举,倾力打造一座人文与繁华并茂,精神与物质共享的文化导向型城市。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麦洁华表示,建馆20年来,石景宜艺术馆探索出一条颇具佛山特色的公益艺术馆办馆之路,为佛山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佛山市民的文化素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佛山的文化建设。“希望石景宜艺术馆继续做好文化工作,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而努力,让佛山市民得以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麦洁华致辞

  据悉,“艺雅景宜”—海峡两岸港澳书画名家邀请展共展出国内外艺术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作品112幅,展览持续至4月10日,市民可前往石景宜艺术馆免费欣赏。

(责任编辑:吴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