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论文——情感 生活 学养

来源: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发布时间:2017-05-19

  情感生活学养
  吴山石


  中国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融汇和汲取了中华民族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民族的哲学观念,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中国画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到文学、历史、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标准,其题材广泛,内蕴丰厚。从儒家思想的传统意义上讲,所有的中国作品都有着“成教化,助人伦”。以现代艺术观点来讲,任何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都是唯美的,是能带给读者愉悦、感动的、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又弘扬真、善、美的正大气象。精神是超越于生命之上的一种情怀,一种思想、一种人格。中国画的创作是自由的,画家因自由的感召而创作。自我意识的体现,可使画家免于在自然的生命状态中沉没。随着文明的演进,中国近年出现了空前的盛况,但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缺失不容轻视。真正具有艺术精神的作品一定是表现个性的,是画家心灵的文本。这种心灵的状态与人格精神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经典”价值之所在。“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典型性创造样式,强调经典就是在强凋文化性的同时,强调民族性。
  中国画创作,最基本的要素是情,画家的创作激情来源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情感碰撞。这是一种真情的宣泄,是画家在创作中对客观自然的主观认同。要把从生活中得来的一切原始材料加以研究与分析,要把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上的冲击的丰富感受加以升华,变成理性的感知,找到知觉的配合,中国画作品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上条件:一是自发的独特的情感;二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接触。我们需要的是,回到单纯、质朴、追求真善美的生活中去,回到广袤、神秘的大自然中去,追求内在的真实,体会物象由内向外散发的生命力。中国画创作,是一项移情、移景、移性的综合艺术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自然、造化的认识,唤起对自然的感慨,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创作,并且还在经历艰辛的艺术劳动——概括、夸张、取舍、变形等一系列的艺术思维,方能塑造出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如果一个中国画家只熟悉自然生活,而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就很难有优秀的作品问世。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感情则来自生活体验,虽然生活本身不是艺术,但生活能唤起画家的创作灵感。画家的感情深度靠生活的积累,通过深入生活,不断地积累感情,以保持画兴不衰。何况,笔墨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只有从生活中观察、理解、体验,才能“悟”出艺术的真谛。这才是弃玄务实之道。艺术源于生活,经过了艺术家的创造后,它又高于生活。
  首先体现的是自然崇拜意识,在作品中所营造的空间是广袤无垠与浩瀚无边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反差极为强烈,人总是在自然的包围与挤压之下;而且,与自然相比,十分渺小,能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崇拜敬畏之情,加上主观处理与个性手法的表现,获得了深沉、浑然的“天地大美”的浪漫气息,成了一种雄健精神与力量的象征。
  面向自然,走近自然,用一颗静默的心灵去感受天地之大美,去营造那种单纯、朴素、浑厚的氛围,在蕴含着一种古风中表达独特的情感意向,审美向往与艺术追求。
  二是原始古风倾向,中国画以特定的气息与神韵,展示了中国画独具的古朴、粗犷而又醇厚的原始风情,这种力量在画面中让人心情激荡,在人的心灵深入持久的颤动,令人回味不已,包含了原始的质朴,因而显得格外淳朴、真挚、不虚伪、不矫情,富有野性,追求的是朴素的古风,不以雕琢眩人耳目,而以韵味、情思和不可言说的空灵、雅逸,让人留连感怀并获得历史的纵深感,引发我们对新旧交替的文化思考,使作品渗入历史感而变得凝重浑然。
  三是浪漫主义的复归,如山水画不是客观地再现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是强调对山水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真实的再现。那些苍茫的群山,飘动的云烟都是经过心灵过滤并呈现主观色彩的意象。因而,在灵动的笔致下能体现出最深沉的情绪,营造出诗意的感觉,在一种想象中把主观表达推向一种境界。
  四是现代审美情趣,通过色彩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现代审美意趣。尤其将传统色彩与西画构成理念进行巧妙的结合,产生了凝重、坚实、厚重、质朴的审美效果,强化了作品内蕴的传达,展露着一种悲壮色彩的象征手法犹如史诗般的丰碑,营造出一种恬静的自然之美。
  中国画就是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情结,也就是所说的境界与气象,有了这明确的目标,然后再思考用什么样的语汇来表达它。当然,十分不易,因为传统中给了我们太多的语汇。画山水就是要表达浑厚、空灵、旷达,只有经过高度提炼才能形成艺术作品。这里既要遵循法则,又要创造,以强烈的风格与个性赋予自然新的内容,以磊落雄强民族精神,带给人们浑灏壮宏的审美感受。
  在确立了以点、线、墨、色为基本语言方式,以大景观、大气象、大境界为目标后,在作品中呈现了一种气势恢宏的场面,以体现山水的浑然与苍茫,同时,通过淡化情节,淡化主题,使笔墨的适用从属于造境,而色墨、渲染、皴擦等,都在抹去物质层面的障碍后,使之回到艺术的本身。
  在处理作品时要注重用笔,不要完全注重形,要更注重内在的涵量,传递出我的意象感觉。笔落在纸上,哪怕是一横,一点,都有一个起、承、转、合的关系。中国画的用笔像老牛耕地,把底土翻出来,沉着有力。点、线要力透纸背,斩钉截铁,做到入木三分,笔能扛鼎。要注意点、线的形质。用笔之道,要干而不燥,湿而不滞,宜快中求慢,所谓书法用笔,莫不如此。轻重徐疾,提按顿挫,干湿燥润,融千笔万笔于一笔,此中国画“一笔画”是也。用笔一定要有提按。光滑的东西帅气,但漂浮;毛的东西则气古而味厚。只毛不爽也不行,要有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画面。用笔要做到:毛而不散,干而不燥,湿而不烂,快而不滑,慢而不滞。
  从事中国画学习实际上就两条:一个是深入传统,踏踏实实的研究传统,在传统上下功夫,对中国传统中国画最主要、最基础的东西,笔墨的形式抓住。第二个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细致的写生。两种积累,传统的和生活的,在作品中达到飞跃,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风格。中国历代的大画家,象吴昌硕、齐白石都是在六十岁以后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对生活的长期积累,想成为一个大画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对自己、对艺术有着清醒的认识,搞中国画需要创新,但如果脱离传统搞创新,那只能是无本之森。还是要像前辈大家一样,踏踏实实的走路。
  明董其昌说:“以自然之蹊径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中国艺术家在自然面前总是充满十足的自信。艺术之远胜于自然,就是因为艺术中无所不在的人的感情、愿望、理想和趣味。客观对象中没有自我的语言,没有更多的“味”,而如果不将“味”注入客观对象,艺术就会沦丧,因为“味”比什么都重要。正是因为这种东方的“因心再造”而将画家的个性情志和主观意趣融入到创作之中,并成为东方水墨艺术的灵魂。
  中国画不是画完就算完了,还有陶冶人们性情的一点,这就是中国画所体现的书卷气。中国画重视的书卷气,既是一种风格,又是一种绘画气质,风格与气质和画家的个人品性有关,与学养有关,与处世哲学有关,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要靠读者去品味赏析,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画风格的不同,引出格调的差异。格调也是鉴别中国画艺术价值的主要依据。但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绘画作品所提供的广阔空间是置于双重境地,既是作品的创作者,又是作品的第一读者,所以必须求之于他的全面修养,对诗、书、画、印的学识,为人、论道等都在其内,个人的体悟愈深刻,成就才能愈高。风格的形成要靠自己终生修炼感知;要靠对传统经典作品的鉴别欣赏;要靠画家的真知灼见来实现。
  “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基础,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的强调。造化是指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既包括所被描绘之自然环境,也包括作者之生活接触的人文环境。这些都通过眼睛立于胸中,心通过造化的涵养和充实,再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溶入画家的意识,情绪,功力,以手偶得。所谓“外师造化”,一方面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要博采众长,学习传统精华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应深入生活探究生活本质,以获得艺术构思之启迪和艺术创作之灵感。简言之,“外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事物中吸取创作原料与经验,用于忠实的描绘对象。但是,作为一位成功的画家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画家还必须进而对上述事物和经验及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综合,形成作品中的形象,通过画家千锤百炼苦心制成,作品中的形象已不是自然造化中标本式的再现,而是表现画家的人格、气质、学养、心胸、功夫,即“中得心源”。
  “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心源”泛指画家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艺术修养等。作者是心源的主体。“中得心源”之“心”也即为思,要求画家对自然景物要进行择选,考虑整体布局,画家要反复推敲,琢磨研究。荆浩认为:“思者,删拔大要,凝想感物。”这句话对于“思”指出了一个全面的思想方法,要求画家能从复杂的物象中求规律,将复杂之形体进行主观归纳,伴以情感、兴趣、感受,想象等因素作用,创造出反映自己思想境界的作品。
  画家必须向“自然”造化的认真学习和用心揣摩中获取创作素材和再现它的技巧与能力。比如作家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来完成故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塑造;画家要通过学习观察和写生掌握客观对象和自然景物的造型与色彩规律;作曲家则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才能谱写出表现人物情感和自然状貌的音响、节奏与旋律。此谓“外师造化”。其次,“中得心源”的“中”乃艺术家创作之作品,它来自于外师造化,得自于心源感悟和认识,即画家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画家心灵的产物,故谓“中得心源”。二者反复作用,也就形成了艺术无境的境界。因此自然“造化”需要画家永远虔诚地面对和学习,不仅是为新的艺术创作,更是为“心源”素养的不断丰富与提高,从而最终使艺术再现能够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传达画家的主观意识与情感。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内涵所反映的艺术规律。真正的艺术,必定具备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心智的创造,永恒的艺术生命必经“造化”与“心源”的结合、孕育才能诞生。
  “师造化”理论与庄子以自然为美的美好思想相契合。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以天地之美为大美的观念中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是人在对美的天地自然的观照中,以天地自然为审美对象之时,也从天地自然的美中发现了“我”的体质。在这种审美观照中,把个人特定的情感转移到自然上面去,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从而达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成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如说西方模仿说立论于对普遍真理再现,那么中国“师造化”则出于“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以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为目的的。
  自唐代张彦远“立意”说的提出后,在理论上从唐代始已要求画家不再以模仿再现客观物象为能事,从而进一步摆脱了客观再现的束缚。既然画家不以现实物象作为直接再现的对象,而以意象的表现和创造为上,那么画家进入创作过程中亦不必完全以客观对象为参照物,它可以凭默记心识进行创造。可见中国画的造型艺术,即意象造型,其审美关注“不满足追求事物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上,即要有“外师造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内得心源”相辅相成的,这个“师”字更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动依托,由于“师”的主动介入“造化”已不再是外观的“象”、静止的“物”,逝去的“迹”,而是一种充满生命的创造化育的过程。师造化实践的结果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想象的自由——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这与其表现性的审美情趣相关。
  石鲁先生曾经说过:“画者自身找生活,生活并不找画者。画家生活为营养,生活藉画显精神。画者当吃进生活,然后吐出艺术。若牛吃草而产乳也,蜂采花而酿蜜也。”同时在谈到观察物象时,他又说:“观物当两面观、变动观,上下观、远近观、表里观、无所不观,无微不至、必熟才能活。”我认为,艺术离开生活,离开第一感受,就是无源之水。
  我认为好的画家应有以下特征才能使中国画走向之经典:一、创造性,好画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增补,不是隔断的关系;二、唯美性,好画要符合美的法则,让人民点头认可的;三、实践性,大量的画证明他的艺术观点、艺术创造,展示他的艺术才华;四、理论性,大量的主张、观点、系统的理论通过他的实践表达出来;五、深刻性,好画要有广泛的修养和人文哲学思考;六、代表性,好画要在一个画派、一个地域、一种风格具有代表性,有领前作用。画画首先学要做人我相信“做人是大技巧,学问是小技巧”,大师更是这样。画家画到一定程度,可能不仅是技法上的东西,而是一种修养。画不在于画,而在于谁在画,不要老去考虑具体怎么画,更要多从宏观感觉上来看。这问题不仅是画家,做理论也有同类问题。什么是好画的标准,能确定,好的画应该是体现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这是中国画传统的精髓,它能够使中国画和画家从技法的层面拔高层次,上升到有文化内涵的层面,提高审美品位,不仅是笔墨,标准具体来说是能够体现时代具体要求的。具有“正大气象”、“中国气象”、“现代气象”及“民族精神”、恢弘经典的中国画作品。
  中国哲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要和谐,人和自然要和谐发展。在创作中抓住这一精神。中国艺术比较注重雄浑与厚重这一品味。当今,中国民族振兴,艺术上也要提倡雄强的东西,担保一种酣畅之风,大气、深厚的艺术风格也正符合当代民族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创作之立足点,“得古人之心发自然之迹”是从传统和生活而来,走自己的路,寻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最深的印象体材表现,不能人云亦云,把自己本性中的宽厚、温雅、宁静、带到画面中,用宏观的眼光来表现大自然的博大与幽静,与精神的空灵和自然的冲力,好好生活认真画画,多读书勤思考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绘画视为一种生活、一种愉悦,只要投入就能倾注情感,那就要到生活自然中去,情感源于生活、艺术源于自然,情景交融才是其精蕴所在。艺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不断否定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作品,使作品走向经典辉煌。

(责任编辑:程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