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全集》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2

傅抱石全集/陈履生主编·—南京: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ISBN 978-7-80746-363-4

  6册,38cm

  ¥5800.00

  馆藏书号:J221.8/70

  吉慧撰文

 

  

  在20世纪中国画史的璀璨星空中,傅抱石无疑是最为醒目的耀眼亮星之一。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傅抱石回国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8年4月,受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三厅工作。此后又移到重庆,自此进入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图绘《画云台山图卷》,编撰《石涛上人年谱》,同时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从1939年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傅抱石进入了史论研究中的高峰期,同时又完成了从篆刻和史论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傅抱石于1965年逝世。

  

  作为一位著名的画家,除了早期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之外,终身任美术史教授的傅抱石,一生著述不断,撰写美术论著150余篇,200余万字,其论述范围包括绘画史、篆刻史、工艺史等,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但今天人们所认识的傅抱石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绘画,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物故实与唐人诗意;毛泽东诗意;写生;傅家山水与“抱石皴”。

 

 

  傅抱石人物画气势磅礴、精致细微,人物神情出神入化,树木、山石等尽显风骨,这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有许多新的启示。傅抱石先生是位博大精深的学者,毕生著述二百余万字,涉及文化的各方面。他对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是同步的,于文学中尤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体现在他的画中。傅抱石所画人物,大多是高士逸人,远离生活,寓于诗词歌赋中,这些人物气节高尚,情操古逸,性情潇洒,才气横溢,傅抱石却用传统人物造型方法画出了人们心目中的屈原、李白、东晋名流等人物,而且神情毕现、气质非凡。令人感到他不只在画人,而在画心境,在表现人生的际遇、表达画家对他们的理解与共鸣。傅抱石消解了传统人物画的笔墨形式:传统人物画强调中锋用笔,以线造型,含而不露,处处体现着温柔敦厚的古典韵味,傅抱石突破了千篇一律的线描程式,将散锋破笔之法融入传统人物画之中,使线条灵活多变,人物动意盎然,乱头粗服之中不乏谨严精细,这实为“以形写神”之创举。他笔下的高士、仕女等毫无陈腐之气,而是清新独特、充满生机,那情真意切、楚楚动人的形象成了现代精神的化身。傅抱石却能以传统人物画为基础,自出新意,独树一帜,推进传统人物画的创新,被张大千称赞为“八百年来无此奇笔”。

 

  

  在傅抱石的全部绘画作品中,山水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抱石皴”开启了山水画的新面貌。傅抱石居金刚坡期间,以金刚坡周围数十里为粉本,将他所看到的“不能忘的自然环境”悉收笔端,将他所亲历的“巴山夜雨”的“旅人之感”记于画内,所画苍茫雄奇,变化多端,从而使傅抱石的山水从为人配景,到人为山水的点缀。打破了古人对于山水皴法的束缚,以自己在技法上的独特创造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世人称之“抱石皴”。傅抱石擅画山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傅抱石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

  

 

  2017年6月5日晚,傅抱石《茅山雄姿》在北京保利上拍,现场以1.45亿元起拍,1.625亿元落槌,加佣金1.87亿元成交。

  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全集》共6卷,大开本,整套本书的色彩、版面和谐,装帧精美,图书大气、印刷质量上乘,精致、珍贵、雅致,厚重,设计极其精美雅致,与傅抱石大气磅礴的绘画作品相匹配。本书为傅抱石集大成的作品集,书中收集的傅抱石的作品极其珍贵,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全为真品、精品、珍品,它们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大师艺术珍品的窗口。

(责任编辑:陈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