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全集(全四册)

来源: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发布时间:2019-01-14

  (明)陈洪绶绘;陈传席主编·—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3

  馆藏书号:J222.48/55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

  论及陈洪绶,或许他的生平本身,是一种精彩的艺术。他少年得意,虽仕途不顺,但因其工于丹青而声名远播。他不好山水画作,独独喜欢当时文人大多不屑一顾的版画和工笔,将之从工艺品变为艺术品,提炼其中的美学达到巅峰极致。然而,这种潇洒自在的生活,在他年过半百的时候,随着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自缢而陡然结束。王朝覆灭,国破家亡,陈洪绶遁入空门,“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见哭”。在辗转还俗后,他参禅修佛,行为放荡不羁,愤世嫉俗,与另一个文坛怪杰张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和他放荡不羁的形象不同,陈洪绶的画,最是公证细密,深受高古之风影响,极具韵味。他画作上的所有笔法、设色和对事物的描写,都有一种刻意模仿古人和做旧的痕迹,与明代逐渐世俗化而鲜艳明快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在早年,这种画风还带有稚嫩的痕迹,但在明朝灭亡后,这种风格的表现更加明显——这或许与陈洪绶在两代交替之间对生死的痛苦思考有关。

  张岱曾记录下陈洪绶的喃喃自语,说道“浪得虚名,穷鬼见诮,国亡不死,不忠不孝”。陈洪绶和张岱都是由明入清,在新政权下一个“披发入山”,一个“剃发披缁”,但离死尚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又让他们茫然无措。是为昔日的政权而死,还是活着留在人间?尽管肉体上并没有沉重的打击,精神上撕裂般的疼痛对陈洪绶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在这种撕裂般的痛楚中,陈洪绶的作品似乎却找到了一种宁静。他的画作中丝毫不见精神上的狂乱(如果我们对比朱耷的桀骜与徐渭的癫狂),反而有一种冷静而精致的装饰性,和在此基础之上凝练的复古。这种“高古”的绘画风格,在艺术史上,甚至渗透出了一种冷寂的气息。随着佛学对陈洪绶的影响逐渐加深,这种生活中的不羁与艺术的严谨似乎形成了一种更加鲜明的对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偷生始学无生法”。在苟且偷生的辗转中,他慢慢领悟了另一种宇宙和人生的“不死感”——高古寂历的艺术。

  陈洪绶的人物画讲求高古游丝描的熟练运用,似乎重新回归顾恺之时代“衣带生风”的传统画法。在自然景物中,他也巧妙地将装饰性融合于写生之中,将自然的景物概括出抽象的形体,但又不是完全相似的模式化,避免了工匠化的过度装饰性。无论是人物还是自然,他都在精妙写生的基础之上,成功地加入了早至顾恺之时期的高古之风。这使得他的艺术,在晚明时代的画坛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具有某种无法被临摹的美。在中国美术史上,也从未有任何一位画家对高古之风的喜好,能够和陈洪绶媲美,这都使得陈洪绶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陈氏”美学。

  无论如何,晚明时期,陈洪绶这种高古之风,对古朴自然的追崇,似乎与董其昌开始的南北宗画派,在艺术史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时间的沉淀在他的画卷中一一展现,而他似乎也伴随着他的画卷永远定格在时间的某个角落,沉入历史长河的深处,在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中绽放着璀璨光芒。

  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陈洪绶全集》,共4卷,1-3卷为图版部分,主要收入陈洪绶书画作品和版画、插图作品,第四卷主要收入陈洪绶诗文著作和年谱,常用印等。书中作品源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单位,是迄今收录陈洪绶书画作品、版画作品和诗文作品最多,最权威的综合画集。

 

(责任编辑:吴少娟)